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氓又有文化了
的事情。
但冯保好奇的看了眼末尾的签押后,不禁陷入了深思。
白榆是清澈的新人吗?是一名不了解规矩的生瓜蛋子吗?
东厂太监有个职责,就是定期向皇帝奏报汇总的情报。
可冯保肯定不会把手里这份“某大臣连续四十三天旷工”的情报奏报给嘉靖皇帝。
没别的原因,就是怕嘉靖皇帝心虚多想。
万一让嘉靖皇帝猜疑,这情报是隐喻皇帝十几年不上朝,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没苦硬吃绝对不是冯保的风格,虽然想不通为什么白榆会发来这份情报,就先放下不管他。
第二天,钱千户去上直的路上,路过长安右门外大街,看到路边又被张挂了新的揭帖。
这种揭帖类似于几百年后的“大字报”,乃是近些年开始在京师流行的一种舆论工具。
揭帖内容多是政治性的,以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内容为主,基本上都是匿名的。
长安右门外大街作为很多官员上衙的必经之路,更是揭帖的重灾区。
钱千户看到有新的大字报,就好奇的凑过去看了眼,只见上面写道“连续四十三天不上衙......”
于是钱千户很无语,也看不下去了,来到都察院门房,对白榆说:“你在街头发揭帖,也不会有用啊。”
白榆毫不在意的说:“本来也没指望有用。”
钱千户又道:“但是这也太明显了,稍微有查访,就能知道揭帖是你发的。
周总宪连续四十三天不上衙这种信息,只有你在较真,揭帖不是你发的又能是谁?”
白榆诧异的说:“我本来也没想隐瞒身份呢啊,你没看到帖子最后?上面有我的署名,我是实名发帖!”
钱千户:“......”
别人发贴都是匿名,唯恐让别人猜到是谁,只有你白榆竟然署名。
这是活了几十年,所见到的第一个实名发帖的人,果真是精神病人思路广。
缓过来后,钱千户又叹道:“你当真是鲁莽,竟敢公开批评总宪,只怕世人反过来要指摘你。
舆情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你不过就是一个厂卫总旗,竟然敢公开批评顶级文官,他们只会觉得你不配。”
白榆眨了眨眼,答道:“我是以宛平县县学生员这个身份发的贴,有什么问题?
我也是读书人啊,我大明讲究言路畅通,岂有不让读书人说话的道理?”
钱千户顿时被噎住,原来是你们读书人内讧啊,在下多事了,告辞!
打架时你说你是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