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这把基本稳了
万寿纹银镯,准备带回伊春送给奶奶。
原本王强是要送我的,但咱不是那种吃拿卡要的人,不差那几百块钱。(实际上两副镯子加起来才二百出头儿,又叫他小坑了我一笔)
离开银匠铺,帕杰罗和212一路开到嘎朗镇外。
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我将这些信息说给众人,完后总结道:“接下来,咱们只要在对应区域,找去年八月二十号以后,家里取过媳妇的海姓人家就可以了!”
听见这话其他人倒没什么,唯独江小楠和桑悦对视一眼,逐渐皱起了眉。
盘算几秒,桑悦举手说:“萧哥,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头儿真要是蒙古族,除非特有钱的人家儿,否则娶媳妇是不会给太多首饰的,尤其像你说的那种全套的,一般都是女方儿出,所以咱不能找婆家姓海的,得找娘家姓海的……”
窝操?
我看了看众人:“是……是这样?”
而被桑悦这么一说,李斌他们也逐渐反应过来,纷纷点头说是。
“没错儿没错儿!”
孙大志补充道:“而且吧,要真是那种特老的蒙古族,还讲究嫁妆得比彩礼多点儿,我二婶儿就是,我记着当时她跟我二叔结婚之前,她们家里条件不好,还特意来人儿说过,让我家别给太多彩礼,要不陪嫁费劲……”
我缓缓点了点头,不自觉就说牛逼。
后续我打听了一下,发现确实像他们说的那样,这头儿好多的老蒙古族,都有“娶的起媳妇,聘不起姑娘”的说法。
不得不说这真是个优良传统,我感觉值得推广……
不过这么一来,工作量就增加了。
毕竟我们也不确定,这个姓海的老头儿是不是蒙古族。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蒙古族他咋会打全套的蒙古首饰?
同样的问题,当时我也问来着。
很简单。
一方面是并非所有的蒙古族,都能保持上边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有可能双方都不是蒙古族,但受本地影响,就搞个蒙古风格的婚礼,这种情况也是十分正常的。
可就算是这样,也比铲地皮收银元的效率高。
尤其是双胜和金宝,基本每个村子里我们都有联系人,逐个去问就能排除大片区域。
然后……
他妈的,第二天问了一上午,整个双胜和金宝就都被排除了!
俩地方姓海的人家不少,但打从去年八月到现在,还真就没有一家办过喜事儿……
这就没招了。
我们只能继续摸排。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