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斗

首页

第269章 乡君

腾!

我骤然起身:“让大志上来,斌哥你下,凿开砖后通风十五分钟!”

说完我走到远处,掏出手机拨通了郝润的电话。

“喂,咋样?没啥事儿吧?”

“没事儿,你那边呢?”

“也没事儿,马上下去了,估计再有一两个小时就能下山。”

“嗯,小心点儿…”

时间来到一点二十,我顺着绳子下到盗洞底部。

不错!

李斌这手法一看就是跟老手学的。

盗洞直径大概是一米左右,他并没把砖顶完全破开,而是弄只开四十公分左右。

另外他不是暴力猛凿,是一块块撬的,撬下来的墓砖规规矩矩放到了一旁,这样等完活之后,只要先在洞口垫上几层编织袋,再把墓砖塞回去,等到彻底回填完毕,数吨重的墓土就能将墓砖挤死。

这么搞不光能降低回填土的沉降幅度,还能延长墓室寿命,防止短时间内出现墓室坍塌的情况。

像那些野路子,干完了不管不顾,提上裤子就跑。

如果是保存不太好的砖室墓,很可能一场大雨就能泡塌,然后就是村民报警,叔叔顺藤摸瓜,再然后落网调查、审理宣判、开启学习生涯……

踩进墓道,两把头灯的辉映下,周围瞬间明亮起来。

我们是卡着衔接处下的铲,所以身前就是封门砖,我下来的时候李斌已经在撬了。

回头朝墓道看了看,不是很长,五六米左右。

中间位置放着一些小型仪仗俑和一座车马模型,普通陶器,不值什么钱,所以我立即转身帮忙拆砖。

有点厚,估计能有半米左右。

我俩叮叮当当干了十几分钟,一座砖雕仿木的墓门才渐渐映入眼帘。

很漂亮。

单檐歇山顶,表面用墨线勾勒出了瓦当,给人感觉十分逼真。

往下依次是门楣、门簪、青石门板以及门限石(相当于门槛,常见于宋辽墓葬)。

我眯了眯眼,扶住头灯朝门限石上照去,就见表面除了刻有一些几何纹和卷草纹,还刻着一行楷书:

辰丙次歲年元亨乾遼大

琢磨片刻,我略微点了点头。

乾亨是辽景宗的年号,也就是之前说的,一代猛|男辽圣宗的爸爸,这个时候辽国国力还在上升期,估计就算等级不高,应该不会太寒酸。

时间充足,我一切力求一个“稳”字。

于是我看向李斌问:“以前下过辽代坑么?”

“下过一回,”他道:“比这个稍微大点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