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榆木疙瘩
到时候还不是得乖乖听当今圣上的。
小方子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太绝了。
就连旁边一向喜形不形于色的朱标,都忍不住脸上露出了笑意。
要不是本太子极力忽悠的话,怎么可能会得到方恩人的安国大计。
这一次,本太子大功一件。
“对了小方子,这个是增法,那么减法是什么?”
得到好主意的朱元璋忍不住接着问道。
“祝老头,你知不知道我朝科举有一个弊端?”
方世玉并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这个嘛……”
朱元璋顿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因为刘三吾这几个千刀万剐的家伙,朱元璋现在觉得大明王朝科举的制度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他实在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我朝开科取士的最大缺点,那就是殿试太重要了,远超其他的科举考试!”
发现朱元璋父子接不住自己的话头,方世玉来了一个自问自答。
听到方世玉的话,朱元璋父子面面相觑,脸上浮现出了疑惑不解的表情。
一个平民想要从白丁成为倆榜进士,他们需要参加六次考试。
其中两次,是通过县府两级考试,也就是童生。
童生并没有任何特权,只是表明自己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不是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庄稼汉。
一旦通过了院试,童生正式成为生员,也就是大家嘴里面说的秀才。
成为秀才之后,读书人这才正式成为了大明王朝统治阶级的一员,他们拥有见官不拜不纳粮不劳役的特权。
不过秀才的特权仅此而已,其中有大把混不好的。
等秀才通过乡试之后,秀才就变成了举人老爷。
他们彻底成为了大明王朝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可以参加地方的事务会议!
各地的父母官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们必须尊重当地举人的意见。
拥有着巨大的能量。
举人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话,那他们就要进京考试。
能够通过会试的士子都是当世精英。
虽然他们并不是进士,不过也可以授予官衔或者进入国子监,作为后补的官员培养。
不过真正决定读书人一辈子命运的,那就是最后的殿试。
一旦他们通过殿试,那他们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
先不说两榜进士,就说那些最差的三榜同进士,起步最少也是一个七品县令。
那些排名越靠前